快問快答 - 海外期貨
NEWS 2018/10/01

國內從事海外期貨交易的人算少數,主要還是在門檻相對較高。

這些門檻包含了

(1)歷史資料的取得 (2)不熟悉商品 (3)手續費通常較高 (4)保證金通常較高 (5)時差問題

交易是要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所以通常台指對於剛進入程式交易者,算是具有優勢。

但隨著資產分散或其它考量,海外商品真的可以去試試,我蠻樂見其成大家一起去賺歪國人的錢。

 

Q. 常聽人家說外期好賺,可否展示一下外期組合回測報表?

A. 外期真正來說,不一定比台股好開發,且好不好賺我覺得不一定。我展示回測報表的意義對你的幫助不大。但是如果要從外期切入,以台股的基礎切入恒生、dax、a50近3年、印度這種指數類的,你會較容易。美指的特性又有點不一樣,要直接套用不易。

算是部落格大放送,我將國內外投資組合的歷史資料簡單的整理。外期投資組合相對而言,在平均報酬差別不大時,MaxDD相對而言會小一點。另外,2013年台指趨勢性不夠時,的確提供了互補的效用。

ps 這份資料數字本身意義不大,但國外商品投資組合包含了超過10種海外商品,MaxDD因此降低的效果會較明顯。但事實上MaxDD發生時,通常是一起,真實在執行上所忍受的壓力比所想像的還大哦( 當國內外同時都賠錢時,那個心情真的就..習慣就好 )

 

Q. 切入海外期貨要注意的事項有那些 ?

A. 切入任何商品,最主要就是要了解(1)商品規格與選擇 (2)交易時間與資料 (3)交易平台與限制

(1)就商品面來說,台灣只有指數類商品,所以切入海外期貨建議從有趨勢性的指數切入,然後跳動點位為1個整數為主。這部份的話,像恒生、HHI、Dax,都是不錯的商品。日經225,因為一跳是5個tick這部份的滑價風險會大一些,趨勢性也不太夠。那像A50 CNX是一跳0.5點,這個因為契約價值小,手續費的成本會太重。美股指數,也許是程式交易者多,突破性的做法較不適用,開發起來也較不容易。

我自己目前軟性商品沒有開發,但其它商品的話,能源類商品像是輕原油、天然氣、熱燃油(流動性較差)也是不錯的選擇。匯率類的話,適合抱波段,但他盤中因消息面的振幅會讓人受不了,風險忍受度要佳。

(2)交易時,也包含了資料方面的問題。海外商品交易部份是23小時,你可以選擇熱絡與不熱絡的時間進來交易與開發。此外換月的方式也不同,有些商品熱絡月份並不一定是當月,而是次月。資料連續月份的組成,一般所取得的就是最後到期月轉倉,但就某些商品(尤其是實物交割),電子下單可交易的最後交易日通常會比資料還來得早。此外,自組連續月資料時,還要注意日光節約問題與制度的改變。2007年之後美國日光節約時間增加了3個星期。這些小細節,都會造成你在開發時策略與實際上的誤差。

連續月資料組成,目前我沒有使用back-adjusted的資料,"正確"的做法是,回測要用這資料會較準確。但下單平台其實就無妨只要合約計算對就好。但實際上的經驗,換月價差大的商品,就是實物交割的商品會較有可能,像是輕原油,熱燃油,天然氣等的。匯率與指數商品其實還好,這部份可以by策略去修正。因為換約日知道,自然就可以根據這個跳空去做價差的調整。

(3) 交易平台與限制,這個我應該是針對港交所與MC自動下單。港交所無法下所謂的市價單,MC內建下單機功能這部份我是無法下單。最後改用文字檔的方式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