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交易所 5月新制想法
NEWS 2018/10/01

很多人問我,對於今年5月期交所將新增台指期貨盤後盤機制,程式交易是否改重寫策略或是修正?

 

通常我都會反問對方,請問你有在交易歐台或是摩台嗎?

 

為何這麼反問,我從幾個角度來說明。

 

第一,盤後盤的機制本來設計就是避險考量。對於程式交易來說,若真的這麼在意盤後資訊的改變,那應該早就針對摩台的盤後盤與歐台來開發策略。就我本身而言,摩台與歐台最常的功用是(一)我更新資料發現留倉口數有誤時,用來更正部位用的,而非真正交易時段。(二)當國外發生無法預測的風險(通常是恐怖攻擊),用來避險用的。

 

第二,可以從目前摩台盤後交易與歐台交易量來看,成交量真的不大。此外,有開發過摩台策略,對於程式交易而言本身的趨勢性也沒有這麼好。在這種情況下,台指盤後盤未來我預期至少3個月的量能還是無法放大。只有當歐美發生行情時,才可能有量與趨勢出來。這部份還需要觀察。

 

第三,從海期的角度切入,海外期貨雖然是23小時,但也有所謂熱門時段。開發策略時,若是量能足夠,部份商品可以將時間切割去操作。以我的策略來說,就有商品是23小時交易,但有商品只交易熱門時段。恒生有上下午盤,但我有些當沖可能視恒生上下午盤為獨立的交易時段來交易。

 

綜合上面三點,我自己的做法並不會去修正原先的程式組。第一是我本身就有外期模組24小時在運作,若真有趨勢總會有商品抓到。第二就是初期要先觀察盤後盤的成交情況。若成交熱絡且趨勢明顯,我才會新增不同交易時段的台指商品。像是全時交易8:45-次日5點 ,15:00-次日5點。因為完全新的交易時段,所以開發上盤後資料會收集至少半年的資料才會進行開發。

 

寫至此,個人觀點到是覺得可以先寫好一個簡單的突破模組來因應初期的交易。因為商品的不熟悉度與量能可能不夠。當歐美有預期外的走勢出現,突破策略應該可以賺到一些過度反應的價差空間。總之,就是先觀察,然後擬定好觀察的重點,謀定而後動即可。